全球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市场到2025年底将达到8485.79百万元
日期:2019/5/14
相对于传统石墨负极材料(372mAh/g),硅负极材料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(3580mAh/g),是未来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首选。
硅材料使用的瓶颈在于其循环性能较差:硅颗粒在脱嵌锂时的高膨胀率(硅负极充放电膨胀可达360%,而普通石墨仅为10%)导致负极在循环过程中快速衰减;硅颗粒表面SEI膜持续生长会对电解液和锂离子造成不可逆消耗。
由于制备流程和技术对硅基负极材料的性能影响大,制备方法又是非标准化流程,这更有利于规模大、研发能力强的负极生产企业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。此外,相比较于传统石墨负极,硅基负极成本构成也将更加不透明,毛利会更高。在动力电池方面,当硅基负极材料逐步代替传统石墨材料以后,在硅基负极材料企业中有研发和市场优势的先行者将大大受益。
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市场上主要的品牌有中国本土公司也有外国公司,主要以日本和中国品牌居多。比较知名的品牌有贝特瑞、日立化成、杉杉股份、日本信越、江西紫宸。
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市场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,2015年全球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总产值为276.18百万元,2018年为2573.11百万元,预测2025年将达到8485.79百万元,2017-2025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2.68%。2015年全球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总产量437吨,2018年为4653吨,预测2025年讲达到21483吨,2017-2025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8.6%。中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市场2016年总产值为179百万元,2018年为1031百万元,2018年市场容量将近1882吨。
邮箱: sales@qyresearchglobal.com
媒体联系: press@qyresearch.com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