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3D重建技术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到48.9亿元
日期:2018/11/20
3D重建技术,3D重建技术通过深度数据获取、预处理、点云配准与融合、生成表面等过程,把真实场景刻画成符合计算机逻辑表达的数学模型。这种模型可以对如文物保护、游戏开发、建筑设计、临床医学等研究起到辅助的作用。
2017年,全球3D重建技术市场规模达到14.6亿元,预计2025年将达到48.9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(CAGR)为16%。中国也是重要的地区之一,2017年市场规模达到1.55亿元,预计2025年将达到6.99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20.3%。
就3D重建技术本身来说,3D重建软件是市场上最成熟、规模最大的细分,3D重建数据主要是通过图片、视频、相机、无人机、三维扫描仪等作为来源。3D重建硬件方面,主要是专门用于3D重建的硬件产品,如3D扫描仪、3D相机等。
此外,在医疗治疗可视化治疗方面,硬件产品主要是工作站,个别厂商如医软信息也有云终端等。
3D重建技术,主要应用在文物保护、考古、博物馆、电影、游戏、工业制造、建筑、意外事故现场重建、城市及测绘等等领域。其中建筑、游戏和电影是目前最主要的应用领域,主流厂商的技术均可用在建筑等领域。此外医疗、教育和制造业等领域近几年增长较快,特别是医疗领域,3D重建技术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CT/MRI数据进行分析、计算、分割、渲染等,将肝脏、胆道、血管、肿瘤等目标的形态、空间分布等进行处理,可直观、准确、快捷地将目标从视觉上分离出来,为术前准确诊断、手术方案个体化规划和手术入路选择提供决策。
中国市场方面,建筑等领域主要由国外领先企业主导,如Autodesk、Capturing Reality、Acute3D/Context Capture、PhotoModeler、Pix4D、Matterport和Skyline等;中国医疗方面,主要由医软信息、旭东数字和神州德信等主导。医软信息是美国EDDA在中国的子公司,进入中国市场较早,在国内市场耕耘国内,处于领先水平,尤其是在肝胆领域,近几年逐步进入呼吸/胸肺和泌尿领域,软件、工作站及服务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,目前正在推广其云终端,以扩大服务方面的市场份额;神州德信12年开始研发3D重建软件,14年底开始成熟,目前主要用在用在呼吸、胸外、放射等领域,未来主要推广3D医疗服务;旭东数字目前只提供服务,2013年才开始推广,目前全国一二线城市有较广泛使用。医疗方面其他厂商进入相对较晚,市场规模较小,如杭州英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、安徽紫薇帝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。其中紫薇帝星2017年2月成立,目前在全国市场主推服务。
报告详情:https://www.qyresearch.com/index/detail/482969/global-3d-reconstruction-technology-market
邮箱: sales@qyresearchglobal.com
媒体联系: press@qyresearch.com
评论
发表评论